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发布 | 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度报告
最新动态
协会发布 | 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度报告
2025-02-14
21
2024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在变革中前行。一方面,由国家“双新”政策的强力拉动,汽车市场实现了新突破:一是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创历史新高;二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渗透率达到40.9%,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 三是汽车出口(包括底盘)640.7万辆,同比增长22.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四是二手车共实现交易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在靓丽的数据背后,也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价格战频发。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2023年的水平。2024年8月,新车市场的整体折扣率达到了17.4%,更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2024年1-11月,“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776亿元,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24
年汽车市场回顾
一、新车市场分析
(一)乘用车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达到2290万辆,同比增长5.5%,市场表现稳健。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乘用车市场零售呈现U型走势的特征,一季度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484万台,同比增长13%,二季度随着车市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整体车市零售出现5%的负增长。随着国家报废更新全面实施和置换更新政策的启动,三季度车市与上年持平。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推动,四季度车市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同比达到14%的超强增长。
1、月度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出口增速放缓。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高达1089.9万辆,同比增量315.4万辆,增速达到41%,较202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成为市场亮点,年渗透率达到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市场接受度显著提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连续5个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均突破50%,显示出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在出口方面,2024年乘用车累计出口量达到479万辆,同比增长25%,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129万辆,同比增长26%,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四季度出口增速仅为8%,增速明显放缓。
2、自主品牌年度零售份额突破60%,创新模式得到用户认可。
2024年,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中表现出色,年度零售份额突破60%,较去年增长9个百分点,显示出自主品牌的强大市场竞争力和用户认可度。自主品牌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渠道布局等措施,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自主品牌的崛起,不仅提升了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选择。
(二)商用车
2024年,在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及坚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指导下,尽管商用车行业依然存在运费持续低迷,需求不足,投资信心不足,基建开工率低,核心零部件交付困难等因素,但是依然有一些利好因素惠利行业,特别是国家和政府关于报废补贴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发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一部分需求,尤其是给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带来了比较大的增量。与此同时,鉴于中国品牌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以及品牌影响度的日渐增强,出口销量持续走高,成为推动2024年商用车销量增长的主力。
2024年全年全国商用车累计整体销量(批发)为387.39万辆,累计同比下降3.95%。卡车累计销量为335.23万辆,累计同比下降5.43%;客车累计销量为52.15万辆,同比上升6.86%。新能源商用车累计总销量为58.47万辆,同比上升34.93%。商用车出口累计销量为91.41万辆,累计同比上升16%。
2024年商用车市场整体呈现出来的特点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出口市场好于国内市场;二是新能源商用车增长幅度大于传统燃油车;三是二手商用车市场比新车市场好,全年来看二手商用车交易量和新车销量基本持平。
二、二手车市场特征
2024年,二手车市场交易量达到1961.42万辆,较同期增加了120.08万辆,同比增长6.52%,累计交易金额达12852.05亿元。
(一)跨区交易活跃度提升
随着二手车新政的不断深入实施,二手车交易手续更加简便、交易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跨省通办与取消国五限迁,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手车市场的活跃度在不断提升。2024年转籍率保持在28%左右,较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12月份二手车的转籍率已超过30%,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为二手车市场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区域的限制,消费者通过网络看车、选车、购车的比例越来越高,促进了二手车跨区域流通。
(二)新能源二手车高速增长
全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成功突破100万辆大关,达到 112.8万辆,同期增长47.97%。
政策的有力支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都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二手车经营企业盈利水平下降
在二手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行业盈利状况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24年,新车市场的价格战使得二手车收、卖价格持续剧烈波动,导致二手车经销企业的单车毛利率普遍下降。在二手车经销商百强企业中,单车毛利率在4%-6%的有49家,4%以下的有29家,仅有4家毛利率在10%以上。二手车经销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压力。
(四)新车经销商集团积极开展二手车业务
在新车经销商的利润结构中,新车销售毛利贡献持续为负,平均单店亏损额高达178万元。这一变化促使售后、金融保险以及二手车业务在利润结构中的占比相应提升。2024年上半年,二手车利润占比由4.3%提升至8.2%。
为了提升二手车利润,经销商在二手车认证和零售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认证二手车由于质量更有保障所以销售价格会高些,获得的利润也高于其他非认证车型。而且这些认证车基本都采用零售方式销售,根据经销商反馈的数据,零售二手车的平均利润大约是批售的两倍左右,个别车型会更高,这也导致经销商零售和认证二手车数量都有所提升。根据调查数据,2024上半年,经销商认证二手车占比均值从2023年的24.5%提升到2024年的26.2%,各品牌对认证二手车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
三、经销商库存情况
据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2月份汽车经销商的综合库存系数为1.14,较上一月环比上涨了2.7%,但同比下降了5.0%。这一库存水平仍处于警戒线以下,表明当前库存状况处于较为合理区间。12月末汽车经销商的库存总量约为325万辆。
在细分品牌方面,高端豪华及进口品牌的库存系数为1.10,环比下降了8.3%;合资品牌的库存系数为1.05,环比下降了4.5%;而自主品牌的库存系数则为1.21,环比上涨了13.1%。
2024年全年的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库存水平处于较为合理区间。全年中仅2月和4月的库存系数超过了1.5的警戒线,其余月份均保持在警戒线以下。
当前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2024年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尤其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国内汽车消费量实现了5%左右的增长,但整个汽车流通行业依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市场供需关系出现阶段性变化,导致量价失衡
汽车市场的“内卷”仍在延续,主要体现为价格的内卷。降价是市场竞争中常见的手段,通常会对汽车销量起正向作用。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车零售数据来看,频繁的大幅降价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激烈,2024年1-12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幅度达到9.2%;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3万元,降价幅度达到6.8%;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幅度达到8.3%。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增长期且品牌众多,车企持续大量推出新车以实现产品价格重新定位,导致新能源车竞争更为激烈,而燃油车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入降价行列。
综合来看,结构性供需矛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价格战持续的主要原因,预计以新能源车为主的价格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
二、汽车经销商积极应对变革,寻求转型升级之路
尽管市场零售数据保持增长态势,但广大经销商的感觉并非如此。
2024年8月,协会发布了《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超过半数的汽车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比例达到50.8%,与2023年全年的43.5%相比,亏损面扩大7.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盈利面有所收窄,由37.6%降至 35.4%。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传统经销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主动求变,以服务升级为核心,以留住客户为根本成为经销商的必修课。
首先,以消费为导向的买方市场,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本身,更看重购车体验和售后服务。经销商将服务链条向两端延伸:前端提供个性化选车、试驾体验,后端完善保养维修、二手车置换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构建差异化服务能力,打造客户忠诚度,实现从"卖车"到"服务"的转变。
其次,区域经销商在转型中具有独特优势。相比全国性经销商,区域经销商更了解本地市场需求,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通过建立社区化服务网络,开展上门试驾、移动维修等创新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为经销商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2024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在挑战与机遇中砥砺前行。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扩张,使得价格战成为全年主旋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利润空间承压明显。然而,逆境之中往往孕育着新的生机。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持续攀升,叠加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为行业注入了强劲的革新动力。展望2025年,伴随着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的释放、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变革以及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流通行业也将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持续奋进。
*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的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