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脉搏”作为广大汽车经销商“销、存、利”状况的晴雨表,一直得到了广大经销商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作为市场预警机制的一部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时刻关注关键指标动态,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准确地与广大同仁分享,希望借此为广大经销商、厂家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对标依据。
截至2025年05月09日, “市场脉搏”在45个主流品牌的1341家经销商的积极参与下如期完成。以下为品牌经销商分会秘书长宋涛先生关于此次报告的解读:
4 月份,汽车行业在政策推动、市场周期及展会活动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呈现出复杂而快速变化的发展态势。随着汽车 “两新” 政策的平稳推行,以及多地相继出台的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消费者购车需求持续得到激发。同时,“五一” 假期前夕的上海国际车展,不仅成为新车密集发布的舞台,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特征。
4月下旬上海国际车展召开,大量新车发布与密集营销活动为车市注入活力,吸引消费者到店并提高订单转化。但全行业长期持续的价格战,使得各品牌优惠策略趋于同质化,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敏感度显著降低,观望情绪愈发浓厚。在此背景下,尽管车展带来短期热度,却难以有效拉动终端成交。此外,经销商为冲刺一季度销量目标提前消耗潜在客户,加之车展留存订单多延至 5 月转化,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4 月经销商销量与经营承压,市场活力与成交转化未能实现同步提升。
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1万辆,同比增长17%,较3月下降8%。库存系数由上月1.62上升至1.82,GP1从-21.6%下降至-22.5%。这表明 4 月份汽车库存压力有所增加,市场流通速度相对放缓,车企和经销商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库存深度,以应对市场变化。
展望未来,随着车展后新车效应的逐步释放,叠加政策红利的持续推动,汽车市场有望延续复苏态势。然而,行业仍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稳定性等潜在风险。同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将是车企和经销商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行业各方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豪华品牌市场整体分析:
2025年04月,豪华品牌库存系数从上月份的1.68上升至1.75,GP1 由 -27.0%下降至-28.3%。在智能化竞争浪潮下,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趋势仍在延续,但高端电动车市场表现出一定增长潜力。部分品牌凭借在智能驾驶技术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方面的优势,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关注。然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各品牌市场份额争夺激烈,豪华品牌需持续投入研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以巩固市场地位。
分品牌来看,绿灯区域品牌奔驰和雷克萨斯长期保持稳定,通过持续优化产品配置和服务质量,保持了市场份额。而部分品牌受智能化转型速度影响,市场表现出现波动。建议厂家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协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2025年04月,豪华品牌库存系数下降的只有保时捷;GP1提升的分别是宾利和林肯。
合资品牌市场整体分析:
2025年04月,合资品牌库存系数由1.57下降至 1.81,GP1 由-25.5%下降至 -25.9%。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转型进程加速,但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相比,仍面临一定压力。不过,合资品牌凭借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在部分细分市场仍具有竞争优势。为适应市场变化,合资品牌需进一步加大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优化产品布局,提升产品性价比。
从具体品牌来看,不同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分化明显。部分品牌通过推出年轻化和智能化产品,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而一些品牌受市场竞争和产品更新滞后影响,销售压力较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各合资品牌不断提升产品力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025年04月主流合资品牌GP1提升的前三位是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但是本期无库存系数下降的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市场整体分析:
2025年04月,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使得自主品牌在技术上逐渐缩小与合资和豪华品牌的差距,部分品牌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库存系数由1.60上升至 1.91,GP1 从-12.3%下降至-13.4%。尽管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较为出色,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仍需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2025年04月份自主品牌中,GP1提升的前三个品牌是一汽奔腾、问界和广汽埃安,但是本期无库存系数下降的自主品牌。
以上为3大细分市场主流品牌市场脉搏“销、存、利”的表现。保持投资人长期稳定的收益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始终如一的使命;在此,感谢广大经销商的积极参与,同时,针对经销商的各种声音和反馈,协会将继续和厂家进一步沟通交流,希望能从具体举措上保护投资人和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希望市场脉搏的发布能进一步促进厂商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