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发布|车市扫描(2025年6月23日-6月30日)
最新动态
协会发布|车市扫描(2025年6月23日-6月30日)
2025-07-035
1.本周车市概述
初步统计: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5%,较上月增长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初步统计: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7.1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25%,较上月增长4%,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2.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42.9万辆,同比增长32%;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25.9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28%,较上月增长3%,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50.9%,今年以来累计批发646.5万辆,同比增长38%。
2.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平稳较强
图片
6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2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7%,较上月同期下降14%。
6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5.3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5%。
6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8.1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30%,较上月同期增长42%。
6月第四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9.5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3%,较上月同期增长13%。
初步统计: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5%,较上月增长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尤其近两个月的出口改善,稳定了内需的基础,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政策的推动下,各地促消费活动全面活跃市场气氛。随着部分地区的补贴资金阶段性紧张,经销商为了抢抓以旧换新政策机会,加大促消费的宣传,效果较好。部分厂商推出的“一口价”短期内形成了暂时稳定的供求关系,强力的补贴是难得的购车机遇,消费者购车积极性持续高涨。随着高考后的购车需求逐步释放,暑期自驾购车需求拉动车市保持较好热度。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指标也是对6月车市的很好促进。
今年车市消费热点不断转变,年初的纯电动走势较强,5月以来的增程式新品和插混车型走势明显恢复,加之燃油车市场走势较强,共同带动6月初的车市消费持续走强。
3.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平稳较强
图片
6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3.9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0%,环比上月同期下降2%。
6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5.8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38%,环比上月同期增长9%。
6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7.5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7%。
6月第四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15.4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5%,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8%。
初步统计: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近期国际环境变数仍多,需求不足、价格下降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但汽车行业出口形势较好。中央各部门与各地区协力、加快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汽车产销实现较快增长。因此汽车行业的发展靠“内、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近日国家反内卷行动快速推进,行业秩序明显改善。
6月是上半年业绩的重要节点,商家冲量意愿高。目前车市零售表现较好,整车厂商强化促消费、稳预期,乘用车产业高增长的稳内需效果持续体现。
4.2025年1-5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3%、汽车行业收入达4.1万亿增7%、成本增长8%、利润下降11.9%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5月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继续显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及链条行业效益向好。
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2025年汽车生产1,276万辆,同比增长11%;2025年1-5月的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同比增长7%;成本36,351亿元,增长8%;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11.9%;汽车行业利润率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7%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但较1-4月的4.1%利润率有所改善。其中,5月汽车行业收入8,731亿元,同比增长8%;成本7,715亿元,增长8%;利润456亿元,同比下降27.1%;汽车行业利润率5.2%,环比4月提升明显,但相较去年5月的7.5%下降较大。
各地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汽车行业效益改善明显落后其他消费品。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它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1-5月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20.7%,而汽车利润下降11.9%。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的。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更强力实施,期待“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
5.2025年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8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2%
2025年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8.2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2%,同、环比走势总体较强;1-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83万辆,同比增速16%。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但俄乌危机下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的周期可能结束,减量巨大。
2025年5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51,927辆、阿联酋50,493辆、巴西47,454辆、澳大利亚33,290辆、比利时31,118辆、英国29,393辆、沙特27,579辆、菲律宾26,944辆、俄罗斯21,925辆、哈萨克斯坦17,788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阿联酋21,625辆、澳大利亚18,237辆、菲律宾16,181辆、哈萨克斯坦11,052辆、墨西哥9,371辆。
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车企防风险意识提升,虽然1-5月俄罗斯国内销量下滑不大,但2025年1-5月我们对俄罗斯的出口下降幅度较大。
2025年累计整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239,709辆、阿联酋189,547辆、俄罗斯153,664辆、巴西140,993辆、比利时125,110辆、澳大利亚124,196辆、沙特119,564辆、英国107,634辆、菲律宾97,689辆、土耳其70,929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阿联酋74,046辆、墨西哥47,595辆、澳大利亚42,561辆、菲律宾32,681辆、哈萨克斯坦31,622辆。2025年中东市场成为增量的核心。
2025年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9.6万辆增长43%,占汽车出口的43%,较2024年5月的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2025年1-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116万辆,同比增长33%,增速高于2024年1-5月的29%增速较多,占汽车出口的41%,较2024年1-5月的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
2025年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巴西35,478辆、比利时30,405辆、菲律宾21,517辆、英国21,456辆、墨西哥14,587辆、澳大利亚14,250辆、土耳其11,341辆、韩国10,436辆、印度10,334辆、西班牙8,751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菲律宾14,506辆、土耳其8,143辆、西班牙6,181辆、澳大利亚6,151辆、墨西哥5,899辆。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比利时119678辆、巴西105513辆、墨西哥84862辆、菲律宾73295辆、英国72725辆、澳大利亚56637辆、土耳其54260辆、泰国52347辆、阿联酋37723辆、印度37377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墨西哥55485辆、土耳其43222辆、菲律宾28170辆、印度尼西亚17493辆、澳大利亚17299辆。
2025年出口往比利时、墨西哥、巴西、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几大主力方向。近期的巴西、俄罗斯周边、加拿大等市场出口较弱。土耳其、以色列和印度、马来西亚等两类市场表现较强。
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1-5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出口亮点。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燃油车市场的俄罗斯下滑体现的很充分,而我们监控的俄罗斯市场零售量下滑较小,其中中国车企的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等主力车企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6.2025年5月中国汽车进口5万辆,同比下降25%
2025年5月中国进口汽车4.7万辆,同比下滑25%,环比增长9%。1-5月进口汽车18万辆,同比下降33%,这是近期少见的1-5月巨大下滑。在2014年进口车达到143万辆峰值后下行,2016-2017年进口增速稍有企稳改善,2018年以来至今持续下滑。2024年进口规模持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同比下降12%。目前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仍较大。
5月进口车下滑压力仍较大。2025年5月进口最高的前10国家是:日本21,247辆、德国10,148辆、斯洛伐克6,689辆、英国3,618辆、美国3,130辆、瑞典455辆、奥地利319辆、匈牙利293辆、韩国139辆、意大利128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斯洛伐克2,372辆、日本966辆、韩国88辆、西班牙79辆、芬兰72辆。
2025年1-5月进口车最高的是日本70,037辆、德国41,676辆、斯洛伐克25,833辆、美国18,848辆、英国14,734辆、瑞典3,185辆、墨西哥1,882辆、奥地利1,309辆、匈牙利753辆、韩国589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斯洛伐克2,015辆、芬兰264辆、西班牙149辆、比利时102辆、越南34辆。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中国自美国进口车近几年快速下滑,从2017年的28万辆,到2024年下降到10.9万辆,下滑幅度较大。2025年1-5月份,进口美国车辆下降到18,848辆,同比下降68%,而且5月份仍在持续下滑。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复杂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保障国际供给链的安全。
7.2025年5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5%
2025年5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774万辆,同比增长3%。虽然美国、中国车市在5月走强,但2025年5月较2018年5月峰值仍低4%,处历年的中高位水平。2025年1-5月销量3,799万辆,同比增长5%。
2025年1-5月的全球汽车销量增长5%。其中中国汽车销量1,274万辆,增长11%;美国销量703万辆,增长4%;印度销量204万辆,下降9%;日本销量195万辆,增长11%;德国销量127万辆,下降3%。目前看中国市场最有活力,增速快。俄罗斯市场下滑严重,墨西哥的增速放缓,而南美的阿根廷等市场表现较好。
中国2025年1-5月达到世界汽车的34%份额,中国车企年初较低是春节因素的正常体现。随着政策刺激效果显现,3-5月开始中国车市走强。5月中国汽车的世界销量份额回升到34.7%的较好水平,较去年提升2.7个百分点。
中国自主品牌全面提升世界份额。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自主表现较强。近期的新能源发展迅速,中国自主车企走势较强,比亚迪汽车达到世界第6位,吉利汽车第9位。


*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的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