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发布 | 2025年06月《市场脉搏》报告发布
最新动态
协会发布 | 2025年06月《市场脉搏》报告发布
2025-07-112

“市场脉搏”作为广大汽车经销商“销、存、利”状况的晴雨表,一直得到了广大经销商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作为市场预警机制的一部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时刻关注关键指标动态,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准确地与广大同仁分享,希望借此为广大经销商、厂家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对标依据。

截至20250711日, “市场脉搏”在45个主流品牌经销商的积极参与下如期完成。以下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兼品牌经销商分会秘书长宋涛先生关于此次报告的解读:

20256月,汽车行业在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延续了 5 月的良好增长态势。国家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深化,地方政府的配套补贴也在协同发力,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同时,618 电商购物节的营销活动以及年中冲刺的节点效应,进一步带动了市场热度,使得车市在传统的年中阶段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

从销量表现来看,月车市延续了 “淡季不淡” 的态势,零售量在政策和市场活动的双重刺激下,继续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依旧是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其接受度越来越高。

不过,市场在增长的背后,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产品方面,部分品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产品升级和改款的速度依然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经销商的库存管理带来了压力,也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纠结。渠道方面,局部区域的网点密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资源内耗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整体渠道效率的提升。批售和零售环节的博弈也在持续,厂商的批售政策与终端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还需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平衡经销商的提车节奏和消费者的购车节奏。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在市场深度调整、电动化转型加速及盈利持续承压的多重挑战下,汽车流通行业经历了显著的渠道收缩。部分弱势品牌及在新能源转型中滞后的合资品牌网络收缩尤为明显。例如,年初以来,某知名合资品牌在北方多个省份出现集中退网;某传统燃油豪华品牌在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也因长期亏损关闭了多家门店;部分新势力品牌在渠道策略调整中也优化了效能不佳的门店。这些事件凸显了当前经销商经营环境的严峻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此持续高度关注,并已积极行动,将推动建立和完善经销商“退出机制”的行业规范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协会正协同各方力量,致力于促进厂商与经销商之间形成清晰、公平、合理的退出约定和流程,旨在确保经销商在退出网络时能够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保障已购车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权益,同时平衡经销商与主机厂的合法权益,维护三方关系的和谐与行业稳定。今年2月,协会已就《汽车经销商集团退出合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向会员单位征询意见,且即将启动包含退出条款的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工作。旨在为行业提供可操作的规范性框架。

月全行业库存系数为 1.60,较 5 月的 1.71 有所下降,表明整体库存压力得到一定缓解。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经销商在库存管理方面的努力,并且经销商艰难支撑到半年度节点也需要清理库存,释放资金压力。然而,GP1  - 24.1%,盈利压力依然较大,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未减,价格战和促销活动对经销商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持续影响。

展望未来,随着下半年的到来,汽车市场将进入传统的销售旺季,叠加可能出台的新的促消费政策,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但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生产成本,供应链的稳定性也需要持续关注。此外,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将是所有车企和经销商需要持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行业各方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豪华品牌市场整体分析: 

月豪华品牌库存系数为 1.58,较 5 月的 1.55 有所上升,库存压力略有增加。尽管部分品牌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推动了销量增长,但传统豪华市场受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冲击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库存管理的难度加大。GP1  - 30.8%,较 5 月的 - 30.0% 进一步下降,亏损空间持续加大。 

分品牌来看,绿灯区域品牌雷克萨斯长期保持稳定,但雷克萨斯仍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价格较高、科技配置更新慢等挑战。而部分品牌受智能化转型速度影响,市场表现出现波动。建议厂家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协作,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202506月,豪华品牌库存系数下降前三的品牌分别为一汽奥迪、保时捷和雷克萨斯;GP1提升的分别是捷豹路虎、保时捷和林肯。

合资品牌市场整体分析: 

202506月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 1.50,较 5 月有所改善,库存管理效果显现。GP1  - 27.1%,已经达到近两年来市场脉搏统计合资品牌平均数值历史的最低点,盈利压力较大。面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势冲击,合资品牌加快了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推出了更多的新能源车型。但与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新势力相比,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上仍有差距,市场份额面临被挤压的风险。不过,合资品牌凭借其成熟的技术体系、广泛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品牌基础,在部分细分市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具体品牌来看,不同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分化明显。部分品牌通过推出年轻化和智能化产品,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而一些品牌受市场竞争和产品更新滞后影响,销售压力较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各合资品牌不断提升产品力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02506月主流合资品牌GP1提升前三的品牌分别是别克、广汽丰田和上汽大众;库存系数下降前三的品牌分别为别克、广汽丰田和东风本田。 

自主品牌市场整体分析: 

月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为 1.71,较 5 月的 2.01 有所下降,库存压力得到一定缓解。这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产品力的提升与政策的助推,部分畅销车型的库存周转效率显著提升。GP1  - 14.3%,较 5 月的 - 13.4% 略有下降,盈利小幅承压。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持续凸显,部分品牌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升级改款速度加快,仍对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和库存管理提出挑战。车企需进一步平衡技术迭代节奏与市场承接能力,以巩固增长态势。

分品牌来看,长安乘用车、问界和长城魏牌/坦克在绿灯区域保持稳定。然而,品牌之间的竞争力并没有拉开,各品牌仍需确定核心产品及用户群定位,锁定并加大细分市场的优势。

202506月份自主品牌中,GP1提升的前三个品牌是广汽埃安、长城魏牌/坦克和领克;库存系数下降前三的品牌分别为比亚迪、广汽埃安和问界。

以上为3大细分市场主流品牌市场脉搏销、存、利的表现。保持投资人长期稳定的收益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始终如一的使命;在此,感谢广大经销商的积极参与,同时,针对经销商的各种声音和反馈,协会将继续和厂家进一步沟通交流,希望能从具体举措上保护投资人和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希望市场脉搏的发布能进一步促进厂商共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