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博览会于“椰城”海口顺利召开。在11月7日的“破界·重构 新时期汽车渠道新生态研讨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樊宇以“2025年汽车渠道网络特征与趋势分析”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2025年国内汽车渠道网络正处于深度结构性调整阶段。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全国4S店总量约为3.2万家,较2024年末下降1.9%,整体呈现收缩与优化并行的态势。
从品牌类型来看,自主品牌结束扩张周期,网络规模首次出现收缩。合资品牌虽仍处于收缩通道,但幅度有所收窄;豪华品牌同样维持收缩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品牌4S网络仍保持逆势增长,与传统品牌形成鲜明对比,但增速已明显放缓。
品牌网络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自主品牌在网络中的占比持续稳步提升,已稳固占据主导地位;而合资品牌则延续缓慢下滑的态势。与此同时,新能源品牌的渠道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其4S网络总占比已突破20%,并保持稳步增长。但是,新能源与传统势力之间的结构转换速度已有所放缓,行业进入更为审慎的整合阶段。
渠道优化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数据显示,归属于经销商集团管理的4S网点占比已达63.1%,较上年末提升2.7个百分点,反映出渠道资源正加速向规模化集团集中。这一趋势的直接推动力来源于集团数量的扩容。截至统计期末,全国经销商集团总数增至2240个,较上年末净增48个。
新能源汽车独立销售服务网络总体规模已突破2.3万家,但增速呈现趋稳态势,反映出当前行业发展的重点已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提升运营质量。
新能源独立渠道的内部结构仍处于持续变革之中。从渠道业态看,展厅类网点重新焕发活力,增速明显回升。相反,4S店及售后类网点的增速则显著放缓。在经营模式方面,具有扁平化特征的直营和代理模式均实现较快增长,而传统授权经销模式的增长动力相对减弱。
尽管新兴模式发展迅速,但展厅类网点在业态分布中仍保持主导地位,4S店与售后网点占比维持稳定。同时,在经营模式维度上,传统授权模式依然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直营与代理模式的发展相对均衡。这种结构表明,传统业态与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行业转型正以更加稳健的节奏推进。
回顾近两年渠道动态,汽车渠道网络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模式变革。自2024年起,渠道模式的“混合化”便成为显著趋势,直营、代理、授权等多种模式被品牌方混合采用,这一趋势在今年得到延续并进一步深化。
在品牌端,“有分有合”的整合态势。鸿蒙体系下的智界、享界等品牌从早期共享的“多界合一”渠道,转向各自召开招商会,探索独立网络发展;与此同时,福特则在9月份宣布整合旗下渠道,旨在降本增效。此外,10月份的新入局者——京东汽车,其联合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概念,未来可能借助其强大的物流与线下资源,为行业渠道下沉带来新的模式探索。
2025年中国汽车渠道网络正处于"结构重塑与效率提升"的关键阶段。行业各方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灵活、高效、可持续的渠道发展模式,这一转型过程将为汽车流通领域带来深远影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并在获得完整年度数据后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洞察,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